浙江6男子"聚众淫乱"被行政处罚,现场不堪入目令人发指。世人分为男女,本来是为了传宗接代,但有的人偏偏喜欢去当搅屎棍。据一则杭州发布的行政处罚的通报显示,六名大男人聚众淫乱被当场抓获,收缴相关作案物品。对六人分别作出拘留13天,各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这种恶心的事既违反社会道德规范,违反社会公序良俗,也违反了法律法规,都是自作的孽。
这起案件的当事人虽然只受到行政处罚,但通报方式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讨论,因为六名涉案人员的真实姓名被公开,这让人们有些不习惯,以往的涉案当事人通常都以某某代替或进行遮挡。但实际上,这种公开方式并不违反法律规定,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行政处罚决定应当依法公开,而没有要求隐去名字,况且这种违法行为并不存在隐私问题。
其实,我们要感谢这个社会,感谢这个社会的包容,对于同好之类的事并无太多的苛责,形形色色的人总有不同的爱好和性取向,历史上也有记载过“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的事,可见在古时,人们也并不会对这种事情排斥,这也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的现象。
然而六名大男人聚众淫乱则完全是一种变态、低俗的行为,抛开违法问题不谈,仅仅是想象这六名成年男子在一起干那些龌龊事情就够让人感到恶心,现场搜出的物品,足以让人们想象不堪入目到了何种地步。对于这种事情,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要求公布他们的违法事实,公布他们的姓名丝毫不过分,既然敢去违法,就要敢于承担责任。
此案进行公开通报也是一种警示,提醒人们有些事可为,有些事绝不可为,接受法律的约束只是一种最底线的起码要求。在生活中,更要接受道德的约束,遵守约定俗成的规矩。几个大男人在一起干这种下流恶心的事,实质上是完没有了道德的底线。
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在底线之上,个人可以自由行事,没人会干涉,即便是违反道德准则,也只会受到谴责而不会受到严厉的法律上的惩罚。然而,一旦突破了底线,不仅会受到谴责,还可能面临严重的法律惩罚。因此,这种公开方式也是一种威慑,提醒人们要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尊重法律底线,否则后果自负。
性取向是个人隐私,但聚众淫乱与个人隐私无关。对于这种涉嫌违法的行为,公布涉案人员的真实姓名,强调法律底线的重要性,也是为了保护更多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康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