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认为,去年股市跌得很惨,部分原因是当时资本市场无法判断贸易摩擦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容易出现过度反应。另外,去年我国还面临着经济持续减速、影子银行融资渠道过度收缩、一些不当舆论冲击民企信心、减税等改革红利尚未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叠加对当时的资本市场信心造成了严重冲击。
“但是,最近几个月我国的实体经济表现已经有了明显改善。”马骏称,3月和4月的PMI等领先指数持续走好,政府和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明确支持民企以及解决其融资难的具体政策,我国减税的力度也超过美国。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宏观政策的滞后效应,最近出台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条件的改善应该会在今后几个季度内逐渐释放其对实体经济的提升作用。目前的国内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应该会帮助市场提升其对新的外部冲击的韧性。
对于市场关心的如果贸易摩擦再度升级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多大影响,马骏表示,参照过去一年中美贸易摩擦几个阶段的实际影响来判断,即使贸易冲突按美国所威胁的版本升级,中国也采取相应的反制,这些措施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大,或者说会明显小于2018年股市反应所隐含的冲击力度。
“我们用经济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如果美国把来自中国2000亿美元出口产品的关税税率从10%提高到25%,中国也实施相应的反制,这个情景对中国GDP增速的负面影响在0.3个百分点左右,属可控范围。”马骏称。
此外,针对4月信贷社融数据环比回落,马骏表示,虽然一些数据较3月份稍有回落,但总体上金融数据延续了一季度较好的增长态势。总体来看,信用收缩局面得到逆转,M2、银行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速都高于之前的预期。今年4月份新增贷款较3月有一定回落,符合季节性特征,如果综合前4个月的数据来看,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还是比较快的。
马骏强调,尽管内外部还有较多不确定性,但我国货币政策仍有充足的应对空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也非常丰富。央行会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为经济稳定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4月末,M2同比增长8.5%,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10.4%,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具体来看,8.5%的M2增速是除今年3月份之外,过去14个月以来的最高点;10.4%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也是除今年3月份之外,过去7个月以来的高点。更多财经资讯,请关注卓财商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