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天仪也就是浑象以及浑仪的统称,是在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一种概念,当时人类就认为天好像是蛋壳一样,而地面就好像是蛋黄一样,所以整个空气当中都是需要依靠气来支撑的,而浑天仪的结构就是由多个圆圈组成,分别雕刻以及镶嵌了黄道赤道,所以通过这个就可以测出天体的坐标。浑天仪其实也就是一个天文观测计算的仪器。
曾经在元朝初期的时候,张恒就将最初的浑天仪进行了改造,也主要是有几层圆圈组成的,而这些圆圈也是可以足够的旋转和运行的,每一个圈当中都雕刻着相应的南北极赤道等等。这一个仪器的两侧还有漏,壶壶底是可以滴水的,而且水可以推动着圆圈,所以仪器就会转动出精准的刻度。虽然浑天仪是由张衡进行改建的,但是最初是属于一位西汉的天文学家落下闳发明的,最初也是属于著名的天文学家,也发明了通其率,不论是在天文学界以及在中国古代的数学界当中,都会拥有着很大的影响。
落下闳在古代是拥有着很大贡献的,因为从文字的记载当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在太初元年的时候就已经推出了太初历,曾经在2004年的时候,中国甜文台就已经将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这也就可以看得出来,人们对于他的认可度,以及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