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IPO现场检查的开展,IPO发审通过率的下降,已有多家企业选择撤回发行材料。有市场人士表示,IPO发审委仍将保持严审态势,审核标准也未曾放松,那些达不到发行条件却抱着闯一闯态度的企业,最好尽早撤回材料,不要抱侥幸思维。
IPO审核通过率走低
股票行情了解到自6月份以来,IPO排队队伍越来越长的同时,新股发审的通过率持续走低。>>>科技企业IPO频繁放哑炮,竟是因为这个?
据财经新闻网统计,今年以来,不包括科创板,证监会共审核了71家企业的首发申请,其中,56家企业获得通过,过会率为79%。若从第十八届发审委履职算起,这一数字稍有提升,从2019年3月12日首次开审以来,截至7月25日,新发审委共审核了62家IPO企业申请,50家首发获通过,通过率80.65%;1家取消审核,12家被否,被否率19.35%。
总体来看,过会率还算乐观,但从单月来看,持续走低的IPO发审过会率并不如人意。3月份IPO过会率87.5%,4月份IPO过会率93.33%,5月份过会率100%,6月份过会率70.59%,7月份过会率63.64%。可以发现,进入6月后,IPO过会率持续走低,7月创下年内过会率新低。
“这和IPO堰塞湖水位高企有关,也和发审委保持严审态度有关。”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上半年IPO发审过会率较高,不少企业递交了发行申请文件,这些企业并非全都符合首发标准,一窝蜂地递交申请导致了IPO排队队伍短时间内快速增长。
仅6月单月就有172家新申报企业进入IPO排队通道,让原本较低的IPO水位猛然升高至500家左右。
为了缓解审核压力,进一步缩短审核周期,提高审核效率,证监会启动了新一轮IPO现场检查。与以往IPO检查不同的是,此次加大了IPO定向检查的力度,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企业,证监会发行部直接将其列入检查名单内。
IPO现场检查的威慑力已经让多家拟IPO企业打了退堂鼓,选择自行撤回材料。一家中型券商的有关人士表示,“我们有个项目已撤回,创业板净利润在5000万元左右,以证监会现场检查的威慑力和从严审核的监管尺度,项目被否的概率较大,保险起见还是撤回来再说。”
据股票行情了解本月初证监会还公开了对6家拟IPO企业的警示函,包括鲁华泓锦、句容宁武、嘉曼服饰、之江生物、明冠新材料、斯达半导体等,上述企业均是在IPO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如存在少计相关成本费用、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内控基础工作存在缺陷、未如实披露关联方资金往来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它们有的已经撤了材料,有的预披露更新或已反馈。